随着DOTA2 7.36版本的更新,肉山巢穴迎来了又一次关键性改动。这个兵家必争之地的地形与机制变化,正悄然改变着游戏的战术格局。新的挑战已经出现,围绕不朽盾的博弈将更加激烈,也为对局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与策略深度。
肉山巢穴新布局:地形与视野变化
肉山巢穴入口拓宽,两侧新增高台,为远程英雄提供更安全的输出位置。河道至巢穴的路径缩短,但新增一处狭窄隘口,易遭伏击。巢穴内部空间扩大,中央石柱可绕行,增加了团战拉扯空间。高台视野覆盖主要入口,但巢穴深处存在视野盲区,需辅助提前布眼。整体地形更复杂,进攻与防守的选择更加多样。

争夺机制调整:刷新规则与奖励更新
肉山刷新间隔缩短至8-10分钟,首次刷新时间提前。击败肉山不再掉落奶酪,改为掉落强化版神符与团队经济奖励。新增“次级肉山”机制,在特定时段于河道刷新,提供临时属性加成。这些改动迫使队伍更早规划肉山区视野与控制,小型遭遇战频率显著增加。

战术新思路:团队如何应对与博弈
新版本中,团队需围绕肉山刷新时间提前布局。优势方可通过控制视野与野区入口,压缩对手活动空间;劣势方则可利用新增地形迂回骚扰,或选择交换其他地图资源。肉山争夺不再只是后期决战,中期频繁试探与技能交换将更为关键。英雄选择上,具备快速位移或远程消耗能力的角色地位上升,团队配合的容错率要求更高。每一次巢穴附近的遭遇都可能直接改变局势走向。
发表评论